“今天 是南方科技大學校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 南科大‘去籌轉正’后招收的第一屆同學 在經歷了4年激蕩人心的校園生活后 終于畢業啦!”7月5日上午8時30分 在南方科技大學專家公寓前大草坪上舉行的2016年畢業典禮上 面對臺下一雙雙充滿憧憬的眼睛 校長陳十一難抑激動之情。南科大這屆畢業生之所以備受外界關注 不僅因為他們是2012年該校“去籌轉正”后首批招錄的學生。 更因為他們是南科大通過“綜合評價錄取模式”錄取、并獲得教育部認可學歷和學位的首批學生。2012年4月 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 并賦予該校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那一年 南科大決定采取“6+3+1”的招生模式 即高考成績占60%、復試和面試成績占30%、高中階段平時成績占10%。4年過去 很多同學還清晰記得當初參加復試時的試題。與高考相比 這次復試更像是一場“智商”測試。有一道考題是 監考老師將寫有10個詞語的題板展示40秒鐘 然后讓考生默寫下所記住的這10個詞;還有一道考題是 在一張試卷上 7分鐘內將1~300個數字全部寫下來。時任校長朱清時對這個模式十分認可。他認為 這些題目可以考察學生的能力 包括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洞察力英國遊學 這些能力對于未來要從事的科學研究來說十分重要。一位當時負責招生的南科大教授也告訴記者 這種不再單純以高考分數定終身的錄取模式 給了學生更多機會 雖然當時招進來的學生成績差別很大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有很強的科研能力。2012年。 共有188名學生以平均超出一本線69分的成績選擇了剛剛起步的南科大。在開學典禮上 一名新生在發言時曾說:“我們抱著對科學的熱愛美國留學 對自由活躍學術氣氛的追求聚集在了南方科技大學 既有著對高等教育改革的訴求 也滿懷著不斷創新改變世界的遠大理想。”4年后 南科大給他們帶來怎樣的改變?來自校方的數據顯示 166名畢業生中 約60%的人將出國深造 其中不乏入讀牛津、耶魯、哥倫比亞、杜克等世界名校的學生。而直接就業的畢業生也大多進入華為、騰訊、平安、光啟等知名企業。創校之初 朱清時曾多次表示 希望把南科大辦成一座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與國內很多大學不同 南科大實行書院制和導師制 學生分屬在致仁、致誠、樹仁、樹德4個書院 書院包括各年級各專業的學生 由教授擔任導師。在書院 學生和老師可以充分地互動交流 近距離觀察學習如何發掘課題、怎樣做研究、科研路上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等。除了在學科領域英國遊學 學生還可以就生活上的困惑隨時向導師求教 包括該選什麼專業、該如何向國外大學提出申請等。除了書院制 對南科大的學生來說 本科生能進實驗室才是南科大比其他學校更誘人的地方。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一位副教授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從大二開始。 南科大的學生就有機會加入導師的科研團隊搞研究 接觸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一流的科研設備。在這位老師看來 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豐富的研究經歷、濃厚的研究興趣 這些學生受到國外名校的青睞也就不足為奇。2015年年初 北京大學原副校長陳十一接任南科大校長。書院制、導師制、本科生進實驗室等“優秀傳統”被保留下來。學校的目標不再是只培養科學家的加州理工學院 而是更“接地氣”的斯坦福大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 陳十一曾說 南科大培養的精英 可以是科學家 也可以是企業家 更可以當干部。目前 南科大在校生已超過2000人 擁有12個系科17個理工專業 未來還將創建醫學院、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和創業創新學院等院系。畢業典禮前 從事流體力學研究的陳十一特意向十佳畢業生贈送了《馮·卡門》一書作為紀念。在他看來 馮·卡門的偉大之處不僅在于他將流體力學研究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更在于他所培養出的一批世界著名科學家中 出現了一位對新中國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巨匠——錢學森。他想籍此告訴同學們:擔當 不僅需要精神力量 更需要過硬的本領和非凡的能力。當日 出席畢業典禮的同學們除了畢業證書 還得到了另一份驚喜——2014年9月離職的創校校長朱清時出現在當天的主席臺上。據說這是他離開南科大后第一次回來。同學們站立 用長時間的掌聲 表達對這位當初招他們進來的校長的敬意。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責任編輯:范文艷_NQ5148分享到:易信微信QQ空間微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