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ifeng.com/a/20160104/46934608_0.shtml"原標題:在歐洲的學藝之旅《一個人的歐洲》周婉京著中國旅游出版社“在北極圈遇見北極光,在丹麥尋找安徒生,在巴黎舞一曲探戈,在西班牙遇險,在匈牙利吟唱布達佩斯之戀,在愛沙尼亞尋找挪威的森林,在瑞典聆聽小津安二郎的櫻花物語……在路上,人比風景精彩。”90后女生周婉京在《一個人的歐洲》中如此寫道。《一個人的歐洲》從一個從事藝術評論的90后留學生視角出發,每一篇都圍繞旅行路上對藝術的循循探索,以美學方式游遍歐洲十二國,生活經歷、藝術思維加上人文情懷,周婉京用文字與鏡頭打造一個她眼中的歐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作序說:“她邊走邊思考,在游走的過程中獲得關于自然、歷史、藝術等問題的新見解。”她自己則說:“即使藝術的產生不需要理由,它仍被人需要,正是被人理解與感知,藝術才有了世代相傳的生命力,這一點同樣適用于旅行。我的歐洲旅行,除去音樂、美術、戲劇與電影,遠離了博物館與文化古跡,這本書只會輕薄得不剩下什麼。”周婉京1990年生于北京,18歲時獨自去香港求學,是香港金像獎導演譚家明的學生,后又作為交換生赴歐洲。求學期間,利用一切閑暇,走遍了歐洲。她在歐洲的每一天,都用本子記下了行程,花花綠綠的各種車票門票貼在上面。這些在日后成為了周婉京寫成《一個人的歐洲》的素材。一個人看風景,一路靠三腳架自拍出大片,她說:“無論跟誰一起,經歷了怎么樣過程,最后都是一個人的旅行。”周婉京說:“我一直想在大學畢業前能夠周游世界。學生時代有時間沒金錢,步入社會有錢卻沒時間。這個世界這么大,不去多看看永遠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為這就是全部。我總想走得遠一些,爬得高一些,看得多一些。在以后的某一天,回想起那年少輕狂的時光,花樣年華,三月桃花,一個背包,浪跡天涯。”周婉京還在書中分享了很多精彩的圖片,有絢爛的極光,也有自然狀態的自己。在國內著名旅行網“馬蜂窩”上,周婉京的貼《90后女生一個人闖歐洲——教你一個人自拍出大片!》一度被眾驢友熱頂。她說自己的照相設備是佳能60D,標頭18-135mm,三腳架,快門遙控和iphone手機。至于那些貌似有專人攝影的自己,其實都是她架好了三腳架,手里偷偷握著遙控器拍的。這本普及歐洲藝術的集子,還頗具有窮游攻略的作用。周婉京的旅游經費,除了從家里給的生活費省出來的,還有平常一禮拜20小時在學校打工做助教判作業及食堂兼職掙下的收入,算算一年也有4000美元左右。出行以火車為主,住宿在青旅,伙食則全是水果和餅干花生醬。周婉京現居香港工作,從事電影劇本創作及藝術評論,曾于2012年獲得香港城市文學獎及香港特區政府才藝發展獎。蔡岫關鍵字標籤:2019歐洲蜜月旅遊推薦旅行社
教學中心 │ 最新消息 │ 教學課程 │ 模擬試題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回首頁 奇寶網路SEO服務 版權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