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益

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寧靜的都市文化——在德國墓地行走(圖)
2019.2.25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travel.people.com.cn/GB/16424181.html"

  圖為柏林一處墓地內鋪滿松枝的墓穴柴野攝  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德國祭奠死者的日子。這一天人們通常要穿上十分莊重的服裝,虔誠地先去教堂做禮拜,然后帶上準備好的松枝、蠟燭和鮮花前往祖先或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表達對先人和親友的懷念。德國大多數墓地都坐落在市內或居民區內,整個墓地給人優美、寧靜的感覺,絲毫沒有東方傳統文化中“墓冢”給人的“陰風凄雨、蒿草厲鬼”的感覺。德國墓地的獨特設計和植被布局,使墓地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日前,記者隨同絡繹不絕的祭奠者來到位于柏林市中心的一處墓地。冬季降臨,落葉滿園,祭奠的人們先掃去墓碑四周的落葉,將松枝鋪蓋在墓石上,再擺上鮮花和蠟燭,然后靜默祈禱。據說,在墓石上鋪蓋松枝是為了讓逝者不受冬天寒冷之苦。德國人將這一天也稱為“寧靜日”,是緬懷親人、寄托哀思的日子。德國法律規定,這一天所有娛樂場所不能演奏激烈、歡快的音樂,連周日熱鬧非凡的跳蚤市場也得關張。  德國墓地文化已有幾百年的歷史。16、17世紀時,墓地只是在掩埋棺材的上方樹立一塊墓碑,墓碑上記載著逝者生前的職業、官銜和喜好。從17世紀中葉起,為了祛除尸體腐臭味,人們開始在墓園里栽種各種植物。18世紀以來,就有了專門設計墓地的工程師和設計墓園景觀、植物的花卉師,花卉、植被、裝飾品和墓碑的種類、造型和比例都有嚴格的專業要求。通常一塊墓地會用60%的面積鋪設草坪,25%的面積上種冬青或松柏等綠植,余下的15%用來栽種需要經常更換的花卉。  德國墓地的墓碑造型各異,大小不一,很少有雷同的,墓志銘通常簡明扼要,一般只有逝者的姓名、出生和逝世時間。墓碑雕刻更體現了一種墓園景致,讓人賞心悅目。墓碑材質大多是大理石、花崗巖等石材,雕刻藝術手法有傳統寫實的,也有現代抽象的,題材有人物,也有花草、書籍,還有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十字架,但都體現了后人對逝者的追思情懷。在墓地里駐足,會產生許多聯想,感覺到墓碑就是一種文化,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墓碑。在我們造訪的墓園里,有很多的墓碑已字跡斑駁,無法辨認,但后人并不會特別去裝飾或者重刻,用管理人員的話說,墓碑就好比人的一生,會經受風雨和坎坷。  記者從墓地管理員那里了解到,西方的喪葬風俗是簡喪薄葬。受宗教的影響,西方人更重視靈魂升華而輕視肉體,因此喪葬的儀式更注重為死者祈禱,祝其靈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脫生前痛苦。記者恰巧看到一場下葬儀式。喪禮十分肅穆,只看到個別親友默默擦拭眼淚,沒有大聲嚎哭——逝者的靈魂需要安靜。棺柩入穴后,人們隨填埋的土一起拋下花瓣,讓朵朵花瓣帶去對逝者的哀思,隨后便默默離去。  德國人通常認為,墓園是最富于文化色彩的地方,也是最美和最綠的地方。(光明日報駐柏林記者柴野)

關鍵字標籤:德國旅行社 價格

日本留學,家教,多益,多益,家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