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大道PalmDrive發布時間:01-2118:55棕櫚大道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官方帳號,優質原創作者2007年的2月8日,對哈佛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它在這一天迎來了它的第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這也是哈佛300多年來第一位沒在本校學習的校長,福斯特畢業于一所享譽已久的女子文理學院,布林莫爾學院。在福斯特成為哈佛校長的之后幾年,一位叫小明(化名)的同學,申請上了另一所優秀的女子文理學院,巴納德學院。不過她遇上了一點小麻煩。她因巴納德學院高素質的學者、成熟的學生群體和在紐約的黃金位置,激動地想要入學。她的家人和朋友卻對此有非常多的意見。家里的老人說:“這個學校沒有聽過,去讀這個學校好嗎?”父母倒是認可,認為女子學院能提升孩子的氣質,也比較安全,但又怕全是女生不好;朋友們也疑惑說:“你是女權主義者嗎?女權主義者都很容易成為女同性戀,你將變成一個女同性戀啦。”當然,這是一個小玩笑。不過我們還是能感受到以巴納德為代表的女子文理學院,在大家心中的印象。但是,這些印象真的是對的嗎?真實的女子學院到底適不適合你的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剖開表面印象的外殼,來好好聊一下“神秘”的女子文理學院。從女子文理學院的起源說起…女子文理學院多成立于19世紀。在19世紀之前的美國,女性的地位其實非常低,一般只有男性才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哈佛耶魯在內的頂級學術殿堂,當時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厭女”癥,只招收男性學生。很多學校也不招女老師,女生不能進入圖書館。是當時的女權主義者,拯救了處于水深火熱的美國女性。“女權主義者”,是相信“女性和男性平等”的人。因為相信,他們認為美國教育中的“男尊女卑”必須改變。于是在19世紀中葉和晚期,他們改建了一大批女子學院,目的是在大多數高等教育機構不接納女性的時候,為女性提供與男性相同的教育。注意,是“相同的教育”。也就是說,如果男校有廣博深遠的學術課程、有很好的資源,那么女校也一樣要提供。他們認為女性跟男性一樣,可以去“嘗試偉大的事情,成就偉大的事情。”并且,這些女校確實發展得很好,甚至誕生了在很多人心中可以跟常春藤聯盟媲美的頂尖女子文理學院——“七姐妹”聯盟。頂級女校——“七姐妹”聯盟“七姐妹”學院是美國東北部7所歷史悠久、具有很高選擇性和聲望的女子文理學院。如果說“常春藤”聯盟是綜合性大學里面的金字招牌之一,那么“七姐妹”聯盟亦是文理學院的招牌。以一流和精英著稱。目前除了拉德克利夫學院與哈佛合并,瓦薩學院走向了男女混校,其它5所我們所熟知的衛斯理學院、巴納德學院、史密斯學院、曼荷蓮學院、布爾莫爾學院依然作為女校屹立在美國教育界的前沿。獨一無二的5所女子文理學院1、衛斯理學院 Wellesley College,2020 U.S. News文理學院排名第3衛斯理學院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文理學院。因為它走出了中國一位曾經的第一夫人、著名的民國女性精神榜樣,宋美齡。以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還是我國著名詩人以及作家冰心女士、美國“鐵娘子”希拉里、美國第64任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務卿)的母校。所以它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火爆國內上流階層。而從它培養出來的幾位“時代領袖”我們也能窺見,衛斯理當之無愧是世界頂尖水平的文理學院。衛斯理學院離波士頓約12英里(19公里),地理位置鬧中取靜。它只有2000來名的學生,卻擁有56個領域或者跨領域的專業,150多個學生俱樂部和組織, 60%的班級人數都在20人以下,學校教授重視教學,本科教育水平很高。截至2018年,衛斯理學院是世界上捐贈資金最多的女子學院,高達21億美元。而且它還絕對不是獨自優秀,它很懂得強強聯合。跟麻省理工學院、布蘭迪斯大學、巴布森學院等高校進行了深度合作,將自己文科上的優勢和這些學校在商科與工程上的優勢結合起來,更好地全面培養學生。這樣的合作以至于MIT的校園里往往一出現漂亮端莊的女孩子,MIT的男孩子就心動不已,問:“你是衛斯理的學生嗎?”也是很有意思。2、史密斯學院 Smith College,2020 U.S. News文理學院排名第11史密斯學院1871年成立,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北安普敦。1000多門課程中擁有285名教授。它還是美國第一所能授予工程學本科學位的女子學院,也是目前少數提供四年制工程學位的女子文理學院之一。史密斯的校友同樣厲害,包括前美國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世界名著《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和其他學校相比,史密斯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一個非常自由開放的學校。課程自由,隨意選課。但拿到高的GPA也不容易,不建議每學期學習超過4門課,不然壓力就比較大了。史密斯學院還是“麻省五校聯盟”的成員,聯盟里面的學院互通有無,學生可以去其他四所學校上課:阿默斯特學院、曼荷蓮學院、罕布什爾學院、馬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3、巴納德學院 Barnard College,2020 U.S. News文理學院排名第25巴納德學院是“七姐妹”里面比較特殊的一所學院,它位于紐約曼哈頓,是難得的在城里的文理學院。而且它隸屬于哥倫比亞大學。不過巴納德在法律和財務上與哥倫比亞分離。巴納德提供大約50個研究領域的文學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也可以在哥倫比亞大學、茱莉亞音樂學院、曼哈頓音樂學院和猶太教神學院(也設在紐約市)繼續她們的教育。它2023屆的錄取率是11.3%,是全美最具選擇性的女子學院,如果你要申請巴納德,要非常努力了。4、布林莫爾學院 Bryn Mawr College,2020 U.S. News文理學院排名第27布林莫爾學院位于賓州,距離費城只有10英里(約16公里)。“Bryn Mawr”在威爾士語里意為“高大的山丘”,這所學校也因為“十分美麗”而出名。布林莫爾學院與斯沃斯莫爾學院和哈弗福德學院建立了聯盟,并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共享教學資源,由此顯示出了Bryn Mawr強大的教學資源。它一共有1350名本科生, 450名研究生。本科只有女性學生,不過研究生以及博士生會有男生。布林莫爾學院的關鍵詞是多元化、包容性。它的申請被稱為“選擇性更高,轉入率更低”,不過學校非常歡迎國際學生,國際學生大概有30%,來自全世界60多個國家。5、曼荷蓮學院 Mount Holyoke College,2020 U.S. News文理學院排名第32曼荷蓮學院是全美最古老的女子文理學院,“麻省五校聯盟”之一。被放進2019年CNBC的“20個最佳價值學院”名單,實力非常優秀。曼荷蓮學院還非常有“態度”。它成立于1837年,成立之初就是為了給女性提供與當時男性“常春藤聯盟”相同的教育。要知道,在美國當時的“女人不能穿褲子、不能發表社會見解,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年代,這樣辦一所女子學院,真的是一件非常前沿又勇敢的事情,它為美國的“男女平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前美國勞工部華裔部長趙小蘭就畢業于曼荷蓮學院,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內閣的華裔,同時也是內閣中的第一位亞裔女性。除此之外,畢業于曼荷蓮學院的校友還有:美國白宮的第一位女性閣僚Frances Perkins美國第一位女州長Ella Tambussi Grasso 美國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女性制片人Julia Phillips美國第一位奧運會女子賽艇項目冠軍Holly Metcalf……真的是一所培養了非常多社會優秀女性的學院。所以,通過上面“七姐妹”文理學院的一些基本信息,我們會發現,不少美國女子學院真的非常優秀。讓我們重新認識女子學院吧從上面的5所文理學院,我們至少能獲得以下幾點新的信息:1、女校能給學生一流的教育不管是教授、教學設施、資源、資金還是校友網絡,都強大無比。它們用完備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培養了女性一流的頭腦,一流的心靈,一流的理念。2、女校不是封閉,而是開放與包容因為信息的不對稱,直到現在都還有人認為女校很封閉,會讓女學生缺少與異性接觸的機會,還不利于未來人際溝通和發展。首先,就像前面所說,不少女校的研究生和博士會招收男性學生,以及學校有很多跟其他學校合作的項目和課程。比如布林莫爾學院的學生可以在附近的斯沃斯莫爾學院、哈弗福德學院和賓大上課;衛斯理學院學生可以在MIT交叉注冊,甚至可以獲得兩個大學的學位。其次,并沒有研究證明在女校就一定會不利于孩子未來的發展。相反,根據2008年3月一份由WCC資助的研究證實,女子學院有更多的女性畢業生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和領導。還有65%的女校畢業生指出,她們所在學校的聲譽有助于她們進入研究生院或找到一份工作,相比之下,55%的男女同校畢業生報告了同樣的情況。換句話說,畢業于女校的學生,未來成就自我的機會反而更大。3、學校培養學生的理念不是“淑女”以“七姐妹”學院為代表的女子學院,最有價值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們相信女性可以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以及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我們看看這些學校的畢業校友有哪些?宋美齡、冰心、國務卿、作家、政客……全都是各個時代的優秀女性領袖。女校倡導是女性內心自強的精神,傳遞給學生的,是女性的自信。它們認為在之前漫漫歷史長河中,之所以女性不如男性濃墨重彩,不是因為女性不夠優秀,而是因為一直很少有“符合當代世界女性的教育”,讓女性的能力沒有被充分發揮。而這些,女子學院做到了。無數有潛力的女孩,通過“七姐妹”等女子學院的學習,消除了性別不平等的觀念,發展了自信和領導能力,成長為優秀的大人。在世界各個角落、在商業、政治、教育、醫療、藝術、科技等多個行業,追求自己的夢想,發光發熱。她們證明了自己可以。就像很多女子學院的學生說的那樣:“感謝我當初選擇了女校,它給了我勇敢探索的勇氣,給了我尋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機會。”“我來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女生也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可以有這么高的成就,真的大大擊垮了我曾經對自己的種種設限。我可以當學生會主席,我可以素面朝天T恤拖鞋走在路上,我不需要取悅任何人,我完全為我自己而活。那種感覺太棒了!”女校對女性的意義,就在于它給女性展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一種標桿。讓很多女孩子知道:原來我其實非常非常棒,原來我其實能夠擁有出乎我意料的美好未來和廣闊的天地,原來我可以更自由、更快樂、更宏大。最后寫到這里,棕櫚君想起了兩個曾經看到的數據。一個是在2006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上,英國《獨立報》公布的世界婦女境況。它說:世界上只有1%的土地為婦女所有;12億生活在貧困中的人中,有70%是婦女和兒童;62%的無償家庭工作者是女性;67%的成年文盲是女性;每天有1440名婦女死于分娩(每分鐘一次);全世界有8500萬女孩不能上學,男孩是4500萬。另外一個是國際勞工組織2019年公布的一組世界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數據。它顯示,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為61%,美國56%,印度23%。跟這組數據同時存在的一個現象是:美國和中國,都是女性地位比較高的國家;而在印度,女性地位極低,女性在這個國家的各個方面都沒有保障。在21世紀的現在,性別主義、性別剝削、性別歧視和性別壓迫……依然存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哈佛已經有了第一位女校長,即使社會看起來女性地位越來越高,我們依然需要更多優質的女子學院。只有讓更多的女性受教育,受好的教育,見識到更大的世界,給自己自信,她們才能有信心去融入社會,去成就自己。以及非常重要的,去爭取屬于自己的保障和利益。優質女校的存在,有意義,也有必要。— End —